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

音樂劇演唱漫談 ── 哪音樂劇的唱腔是??

若要討論音樂劇的唱法或音色,為這個主題所要一起提到的事,得從音樂劇的歷史說到現今音樂劇的種類,也許還說不個準。我猜對一般學習歌唱的人來說最想要了解的,應是音樂劇到底與古典聲樂在唱法上有何不同?當然有所不同,在音色的表現上,音樂劇的演唱比較在服侍戲劇表現而不在音樂本身 (以比例上來說),但若是比較歌唱發聲訓練,演員要完全駕馭音樂劇的演唱技巧,許多根本的歌唱訓練與養成和古典聲樂訓練是互相交疊的。做為一個音樂劇的演員,在歌唱上一定要能自在無負擔,否則就無法在表演時,“唱”著要“說”的台詞,若在唱歌上無法自在,那也就表示角色在台上說話時是有困難的,更何況在歌曲發生時,角色渴望要表達的「需要」會提高,在那樣的戲劇張力中,聲音要承載的能量,一定高過於說話,若再加上舞蹈,那歌唱時的自在,就成為音樂劇演員的基本功夫了。由於音樂劇在呈現時的重點與歌劇不同,這也導致在音色與唱法上,必須有所改變,加上麥克風的使用,讓音樂劇表演就有更不同於歌劇的表現了。

先不提歌唱在音樂劇裡所扮演的戲劇功能,我們單看演員所需具備的歌唱能力。在古典聲樂的音色分類中,音樂劇裡有一個名詞是在古典聲樂中不使用的 ── Belter。在歌唱音色上Belter 指的是:在中上音域處製造出強大的聲響,以達到某種聲音效果。Belter的歌曲通常會與Messo-Sporano 同列在一起,但是由於戲劇要求的不同,Belter 與 Messo-Sporano 在表現上也是非常不同的。著名Belter的歌有:Defining Gravity (Wicked)、And I'm Telling You / Listen (Dream Girls)、Gimme Gimme (Thoroughly Modern Millie) 等。

Defining Gravity from "Wicked" 演唱:Idina Menzel & Kristin Chenoweth

Gimme Gimme from "Thoroughly Modern Millie" 演唱:Sutton Foster

學習Belting技巧,有些概念是需要先釐清的:1) Belting 絕對不是大叫,這技巧需要的是大量的身體支持 (Supporting) 與壓力的釋放 (Release) ,而非拉扯 (Grabbing);2) 要學 Belting 技巧絕對不能免除學習頭聲 (Head-Voice);3) 健康的 Belting 多使用頭聲、胸聲混和技巧 (Mixed Voice) 產生;4) 聲音的使用一定要健康,在自由自在的歌唱技巧下,才能駕馭音樂劇的表演。

以我在美所受的音樂劇教育為例,聲樂老師負責聲音技巧的訓練,在聲樂課裡一定會有古典音樂曲目的練習,而且會有聲樂的學期考試,也就是說期末考時,除了準備音樂劇的表演外,古典聲樂曲目也是必備的考試項目。

那音樂劇演員在歌唱上到底需要具備哪些能力?在這我以幾位著名的音樂劇演員片段來做例子:

◎Kristin Chenoweth

東尼獎、艾美獎的得獎者,也是史上第三位在大都會歌劇院開獨唱音樂會的音樂劇演員。在以下的片段中,可以看出一個出色的音樂劇演員在聲音能力上的要求。

The Girl in 14G by Jeanine Tesori (這歌是專門為Kristin Chenoweth 所寫的。)

Glitter and be Gay from "Candide" by Leonard Bernstein


Maybe This Time from "Cabaret" (Glee Version) by Kander & Ebb

◎ Sutton Foster

東尼獎得主,為現在炙手可熱的音樂劇演員,可說是一位名副其實集演、唱、跳能力的表演者。

Roll in the Hay from "Young Frankenstein" by Mel Brooks

◎ Brian Stokes Mitchell

東尼獎得主,從1990年代起就在美國音樂劇的舞台上活耀。在以下的三個片段中我們可以了解,在男生的聲音當中,演員依然得隨著音樂型態與角色的不同在聲音上有所變化。

Something's Coming from "West Side Story" by Leonard Bernstein 為個人專輯而重新編曲

Wheels of a Dream from "Ragtime" by Stephen Flaherty

The Impossible Dream from "Man of La Mancha" by Mitch Leigh


這些演員都是在美國音樂劇舞台上備受尊敬的表演者,在紐約讀書時,我在林肯中心看過Brian Stokes Mitchell 的個人音樂會,對我來說,那是一場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演出,在音樂裡我看到的是每個歌曲中生命的展現,讓我由衷的佩服。

音樂劇的歌曲及演唱風格是戲劇呈現的一個工具,這概念在美國的音樂劇舞台到處可見,音色的美好,並不是評鑑音樂劇演員的唯一標準,如何使用聲音與身體完美的演出角色,才是一個音樂劇演員最需要在意的。要記住,演出音樂劇的人都會稱自己為演員而非歌手 (有許多人會不同意這看法)。我以兩個演員的表演為例子,也許就可了解為何我會有此想法。


◎Harvey Fierstein

2002年演出音樂劇《髮膠情人夢 / Hairspary》贏得音樂劇類最佳男演員東尼獎,也是一位著名的劇作家。下面的片段為他在東尼獎頒獎典禮上的演出 (出現於1:51處)。註:影片中演出 Link Larkin 這角色的演員是現在當紅 Glee 影集中的老師 Matthew Morrison。

You Can't Stop the Beat from "Hairspary" by Marc Shaiman

◎Jan Maxwell

東尼獎得主,知名的舞台劇、音樂劇演員,2010年時成為美國第四位,在同年以兩部作品入圍東尼獎的演員。她於1998演出音樂劇《真善美》裡 Elsa Schraeder 的角色,我們可以聽出她在歌唱上的能力。2005年演出音樂劇 Chitty Chitty Bang Bang 裡壞皇后的角色,她所選擇的音色就與《真善美》中有所差別。



No Way to Stop It from "The Sound of Music" by Rodgers & Hammerstein II



Chu-Chi Face from "Chitty Chitty Bang Bang" by Richard & Robert Sherman


音樂劇的風格與型態一直都在改變,對聲音的要求也愈來愈多元,想要從事音樂劇的演員對聲音的訓練也得要更加的重視。總而言之,音樂劇演員需要在健康且自在的狀態下使用聲音,讓歌曲成為如同語言般的工具,在戲劇中作為溝通的媒介,而要駕馭這項能力,就如同駕馭任何的技藝一樣,需要時間與耐心讓它慢慢的成熟。

2011.03.16  於南昌路

1 則留言:

  1. 我覺得你的分享很棒!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文章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