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

由音樂劇《神鬼交鋒》看百老匯音樂劇製作過程 - A New Musical "Catch Me If You Can"

音樂劇《神鬼交鋒》(Catch Me If You Can),將於今年四月十日於美國百老匯尼爾賽門 (Neil Simon Theatre) 戲院開演,在開演前的預演期 (previews) 已在三月十一日開始,網路上我們已可以看到許多的宣傳影片。

很多喜愛音樂劇的人常問我關於百老匯音樂劇的製作過程,其實在百老匯那樣商業導向的產業環境中,我們在台上看到的演出,從一路創作起到登上紐約百老匯舞台演出,其中所花的時間,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,一般成功的音樂劇都會歷經5-7年的創作發展期,拿《神鬼交鋒》這戲來做為例子,我們大概就可以一窺百老匯音樂劇的創作模式。

百老匯音樂劇在素材的選擇上,可分為兩種,一為原創,二為改寫,這次音樂劇《神鬼交鋒》就是改寫自2002年史蒂芬史匹柏所導的同名電影。素材選擇完後,創作者們進行創作,《神鬼交鋒》的文本 (Book) 由 Terrence McNally (音樂劇Ragtime、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/ 蜘蛛女之吻等...)創作,詞曲由 Marc Shaiman Scott Wittman 共同創作,這詞曲寫作的組合曾在 2002 年創作出一個相當出名的音樂劇《髮膠情人夢 / Hairspray》。我們可以猜測,也許當 2002 年《髮膠情人夢》成功後,改寫《神鬼交鋒》為音樂劇的念頭,就已在這些創作者的心中形成。

創作完成後,並不表示這戲就進入百老匯表演的彩排階段,接下來會發生的是一連串的工作坊(Workshop)。2005 年,音樂劇《神鬼交鋒》舉辦了一場讀劇,當時的導演也就是現在這戲百老匯製作的導演 Jack O'Brien (也是髮膠情人夢的導演與製作人),參與這次讀劇的知名演員包括 Nathan Lane (Birdcage / 鳥籠) 與 Matthew Morrison (Glee / 歡樂合唱團)。接下來於2007年,這戲又舉辦了一次不對大眾公開的讀劇工作坊,這次的呈現導演依舊是 Jack O'Brien,參與的演員有Nathan Lane、Christian Borle (音樂劇金法尤物 / Legally Blonde)、Aaron Tveit (音樂劇近乎正常 / Next to Normal)、Norbert Leo Butz (Last Five Years / 過去的五年時光)....等。註:Christian Borle 為音樂劇名伶 Sutton Foster 的老公。


在諸多的工作坊、讀劇之後,準備登上紐約百老匯舞台之前,一般音樂劇都會在紐約以外的城市做首演(premeire),英文稱之為“Out-of-Town Trial”,其目的在於了解一般觀眾對這戲的反應為何,例如著名的音樂劇《Wicked / 壞女巫》就是於舊金山首演的。音樂劇《神鬼交鋒》於2009年於西雅圖首演,演出19天,導演仍為 Jack O'Brien,加上著名百老匯音樂劇編舞家Jerry Mitchell (髮膠情人夢編舞)的加入,當時的演出受到大多數觀眾與劇評的喜愛。經過再兩年的創作過程,這戲終於在3月11日於百老匯劇院展開預演(preview)。




當我們回看這戲的旅程,若假設創作開始於2004年,這戲從零到登上百老匯的舞台總共花了7年的時間,許多演員與創作者皆與這戲工作了好幾年,這樣的過程,我們不難了解,為何在百老匯的舞台上,觀眾可以看見如此精采,音樂、戲劇、舞蹈融合一體的演出。

做為一個創作者的我,也常在思考,要如何創造這樣的工作環境,希望有一天耀演的創作也能如此的完整與精彩。

2011.03.14 於南昌路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